IPCC 新报告揭示气候危机
南方中心总执行长:许国平
内容简介:联合国气候变化小组刚刚发布新报告,表明需要在各领域全面开展减缓行动。( 2014 年 4 月 14 日)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其生产和使用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造成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过去几十年呈爆发式增长。这一形势似乎并没有改善,尽管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更多的人认识到气候危机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昨日在柏林发布最新报告,看了该报告有一些思考。
100 多个政府与科学家们举行会晤,研究、修改并通过 IPCC 关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总结报告,我参加了这场为期一周的会议。
这是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是关于自然科学基础,已经于去年九月完成。第二工作组报告,是关于适应问题,三月下旬在横滨获得通过。
第三工作组报告受到广泛争议,因为它涉及减缓问题,包括一些敏感话题,比如减排多少,如何才能做到,以及需耗资多少。
会议非常激烈,因为参会者极力描述这一世界上最紧迫问题诸多方面的复杂性;气氛非常紧张,因为政府努力解释何方或何事应该为这场危机负责,以及在未来如何分担减排义务。
33 页决策者摘要( SPM )中所记载的情况的确非常严峻,包括:
1750-2010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一半产生于最近 40 年。(自 1750 年)到 1970 年,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和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累计达到 420 千兆吨,而 2010 年增加了两倍达到 1,300 千兆吨,可见过去 40 年的急剧增长。( 1 千兆吨等于 10 亿吨);
2000 年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 39 千兆吨二氧化碳当量,但每年增长约 1 千兆吨, 2010 年高达 49 千兆吨;
如果不采取其他减缓措施来减少排放,在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推动下,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将从 2011 年 430ppm 二氧化碳当量,猛增至 2030 年 450ppm , 2100 年 750-1,300ppm ;
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浓度这样增长,预计到 2100 年将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到高于工业化前水平 3.7-4.8 摄氏度。(目前温度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0.8 摄氏度,上升超过 2 摄氏度被认为是严重的,而上升 4 摄氏度将是灾难性的);
为了使全球气温的上升限制在不超出工业化前水平 2 摄氏度,温室气体浓度不得超过 450ppm 二氧化碳当量。为了达到这个浓度(而不是更高),意味着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 2010 年减少 40-70% , 2100 年几乎为零,甚至在零以下。
在减缓行动上,各国政府必须要比他们目前( 2010 年坎昆会议)所承诺的做的更多,因为那些承诺,若付诸实施,只能将全球温度限制在不超出工业化前水平 3 摄氏度,这将产生灾难性后果,因为 2 摄氏度或以上的水平已经是灾难性的了。
SPM 是各国政府与科学家们谈判的总结报告,旨在用几页纸告诉决策者一千多页“基础报告”详细叙述的内容。
虽然科学家们对基础报告的内容负责,但他们和政府要共同对 SPM 负责,这就是 IPCC 被视为如此强有力机构的原因。有科学依据的报告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但被许多政府的意见削弱(或稀释,这取决于政府怎么看待),他们的意见多种多样且往往不同。
这周,在与一些科学家沟通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代表之间气氛很紧张。
发展中国家怀疑,许多发达国家代表想强调前者在近期排放增长中的作用(或在他们当中作用更大),从而为将应履行的行动从他们自己转移到新兴经济体作好准备。
这些发展中国家试图排除或限制总结报告中其认为不公平指责他们引发气候危机的文字和图表,因为在他们看来,发达国家才是罪魁祸首,因为他们应该对大气中的大部分温室气体承担责任。
出席柏林会议的政府非常清楚, IPCC 报告将对联合国气候公约谈判产生影响,其预计将促使 2015 年达成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新协议。
本周事件让人得出结论,供决策者使用的 IPCC 总结报告,受到科学和政治二方面的影响。报告产生过程已经政治化。
这份报告其中一个贡献是,它用几页纸总结了减少排放可以采取的措施。它给出了在各领域采取行动的好处,同时也指出这么做的弊端、阻力及成本。
该报告有效总结了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交通、建筑、基础设施、农业、森林和土地使用等领域限制或减少排放的可行途径及其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这些行动的阻力,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该总结报告很少涉及有关政府如何合作及采取行动减少排放这一重大议题新的或有用的东西。
什么样的协议和共识,在他们看来是公平和有效的?他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如此难以解决?
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而正确回答它们对科学家来说可能是个太艰巨的任务或者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总而言之, IPCC 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应被视为研究现状的报告,从报告中我们得知面临的气候形势,以及在不同行业和领域全面应对危机所要作出的艰难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