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我们

G20 会议虽有进展,但分歧犹存

南方中心总执行长:许国平

内容简介:上周末 G20 财长在保证处理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分歧犹存,而这些保证是否会执行,则需拭目以待。


10 月 22 日和 23 日, G20 财长和央行行长在韩国庆州举行了会议,发表了一份联合公报,媒体为此欢呼,认为在处理一些最近的全球经济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这些问题包括货币流动的波动性,主要大国之间的“货币战”可能导致贸易保护的谴责,大量的资本流入将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累积过多的资金,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值泡沫等。

《公报》确实提到了这些问题,但是总的来说,在一些情况下用了带修辞的色彩。《公报》缺乏具体的细节或者量化的承诺,因此各国仍然可以灵活地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原则和良好意愿。

会议开始前几天各国方法明显分歧,现在分歧犹存。但事实上,会议没有破裂,至少就一些原则达成了一致,或许为下个月将举行的 G20 高峰会取得进一步进展带来一些安慰和希望。

但是,全球经济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观点分歧也仍然存在,既在 G20 成员之间,也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及很多 G20 国家的决策人之间存在分歧。

比如,《公报》说,发达国家将执行“明确的、可信的、长远的和有利于增长的中期财政整顿计划”

很多有名的经济学家,包括美国的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 oseph Stiglitz ),英国的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Robert Skidelsky ) 都强烈认为发达国家正在犯一个错误,从一年前执行“财政刺激”,以走出衰退的共识太快地跳到了当前这些国家应进行“财政节俭”的近乎共识上。

政府花费大幅减少(以减少预算赤字)将导致其经济在转成自我维系前发展十分缓慢。

10 月 23 日 ,克鲁格曼在他的专栏中对英国上周提出的预算,大幅减少政府花费(裁员 49 万政府职员),遵循节俭的时尚进行了批评。 他预测,太早的进行财政节俭将导致英国重新出现经济衰退。

G20 《公报》保证继续适当的货币政策,以稳定价格,为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但是,这个保证却对最近对美联储准备进行“量化宽松”,或者说注入大量资金到银行的尖锐批评进行了掩饰。抨击不仅来自中国,而且上周还有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 )也对此进行了抨击。

中国及其它一些发中国家表示担心流动性扩大是要贬值美元,同时也会导致大量不受欢迎的流动资金流动到发展中国家。已经发生的资本流动导致了接收资本的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高企,资产价值泡沫及货币升值的压力。

《公报》承诺部长们“向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的且更多由市场进行决定的汇率体系发展,避免货币竞先相贬值。”

这将是《公报》中受欢迎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对一些 G20 国家已经加入了“货币战”的担忧越来越严重。

美国指控中国通过防止人民币升值来操纵货币,而中国则反过来批评美国印钞以扩大其流动性,导致美元贬值。

在 G20 会议上,很多官员向美国表达了对其政策的担忧。“过多的、持久地制造货币在我的观点来看是间接地操纵汇率。”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 Rainer Brüderle )如是说。

与此同时,几个发展中国家也对过多的资本流动(对货币带来的升值压力)进行了干预,要么是对货币市场进行干预,要么是通过资本控制,比如外资进入这些国家的某种类型的税收。相关政府都已经充分论证他们认为需要这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投机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不是在操纵货币。

《公报》还声明,“先进经济体,包括那些拥有储备货币的经济体,将会警惕汇率中的过度波动以及无序变化。这些行为将帮助减少部分新兴经济体正面临的资本流动波动过大的风险。“

这也是一个受欢迎的声明。但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是否会坚持这个声明则仍需拭目以待。比如,美国会放弃预料中新量化宽松,还是会相反会认为《公报》没有实际暗示其应克制这个措施呢?

部长们还承诺追求“有利于降低过度失衡并保持经常账户的不平衡性处于可持续水平的全方面政策”。他们补充说,“大规模不平衡的长期存在使得需要对这种不平衡的性质以及阻碍调整的根本原因进行评估。”

这一复杂的段落是对美国提议的冲淡,而美国提议据报道呼吁 G20 国家保持其经常帐户平衡(不论是赢余还是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的 4% 以下。

经常帐户平衡是一个国家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收入流入、支付转移,比如打工者的汇款等平衡措施的组合(出口减去进口)。

美国提议对经常帐户平衡进行数字限制,据报道遭到了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的反对。欧洲经济事务委员说,“设立具体的数字目标将很容易反生产力。”

但是美国财长盖特纳 ( Timothy Geithner ) 在称《公报》的语言向前迈出了一步时说道,“最重要的成就是就阻止未来过多的贸易不平衡达成了框架。”

G20 《公报》还宣称决定到 2012 年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从而增加投票权利)到 6%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