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世人第一次庆祝这个节日是在 1992 年 6 月 8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峰会上。世界海洋日的推展旨在改变我们对海洋的观点,同时让我们意识到海洋产物和海洋物种之重要性。海洋产物和海洋物种,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多元的。多年以来,过量食用海洋产物和环境污染,已经导致海洋物种逐渐减少;人类为达到私已的目的,已经干扰到海洋产物的繁殖生态。尤有进者,人类正把海洋当作是丢弃垃圾的场地。
槟城消费人协会担心,如果全国各地的渔民继续采用毁灭性的捕鱼方式,我国水域总有一天会完全丧失海洋资源。这对我国将是惨重的损失,因为海洋为家家户户提供了负担得起的蛋白质,许多人其实都靠鱼产活命。
一批国际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到了 2048 年,就不会再有鱼只或海洋资源了。只要鱼获跌至历史新高的 10 巴仙,渔业就算是垮了。
尽管大马渔业局认同这个事实,当局不见得采取相应和紧急的行动来处理问题。
槟消协与槟吉玻一带的渔民所作的访谈显示,总共有 60 多种海洋物种已经在我国水域绝迹。
鱼产储量锐减的因素包括:过度捕捞、在鱼类繁殖场和培育场进行的拖网作业、不适当的捕猎科技以及细眼鱼网等等。海洋的过度开发,导致如今多种鱼产储量濒临灭绝。
乱丢有毒废料和污染物质所引起的水质恶化问题,也是鱼产储量锐减的原因之一。为了替发展计划和水产养殖业铺路而摧毁沿岸的红树林和沼泽地,也导致可贵的鱼类繁殖场毁於一旦。气候的变化,也是改变海洋生态的另一因素。
我国的渔业政策鼓励深海捕鱼,而不先考虑其风险(包括深海作业摧毁鱼产储量的潜在威胁),导致国家面对的鱼产储量锐减问题恶化。现代的工业化捕鱼方式极其浪费而且深具毁灭性。从海上捕捞的鱼获,有四份之一是没有商业价值或小得卖不出的“副鱼获”。
马来西亚的国家渔业政策,显然着重於两大领域,即深海捕鱼和水产养殖。
作为国家渔业政策,水产养殖被视为一项替代选择,其投资收益高,但却耗损渔产资源。大马境内规模庞大、方兴未艾的水产养殖业,正大肆破坏红树林和沿海渔只的栖息地。被摧残的尽都是鱼类储量赖以繁殖再造的 鱼产卵 场,这情况真的是 叫人哭笑不得。这样说来,水产养殖业的推广,成效根本适得其反。
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拜发展计划包括水产养殖业所赐,马来半岛的红树森地带逐渐减少。当局推广水产养殖业主要是为了促进出口税收,而不是为了应付本地食用的需求,但本地的生态却因此承受负面的影响。
拖网、鳄鱼网和阿波罗鱼网,都给海床和海洋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冲击。由于并未有特定的法令可以对付,现有的条例也执法不力,影响海洋生态的毁灭性捕鱼作业方式和装备,在我国继续横行。人们主张禁用或管制的网具包括有: jaring tangan kurau, (马鲛鱼网) pukat siput retak seribu( 地毯蛤网 ) , pukat kisa (围网), pukat cekam ( 拦网 ) , pukat rawa sorong (推网)。这些捕鱼装置不只摧毁小鱼小虾,同时也破坏了海床。
从 2003 年以还,我国的常年鱼获已超越永续捕获量的顶限(即 90 万公吨),这些鱼获包括巴仙率很高的低质鱼。其结果是,有好几种的本地鱼因此消失了。此外,海洋生物栖息的红树林、海草场以及 珊瑚 礁,即海洋生物如鱼、虾和螃蟹繁殖再生的温床也一起被摧毁。
拖网作业等捕鱼方式,所到之处成千上万海产物种荡然无存,被捕杀的生物数以百万计。
野生鱼是以大自然所决定的限额来繁殖,而世人为了谋求越来越大的鱼获,却置这些限额於不顾。
我国渔业已危在旦夕,为了避免渔业的崩溃,槟消协大力呼吁农业与农基部:
立刻禁止拖网捕鱼, 以拯救海产资源和 鱼产卵 场。
停止推广具误导性的水产养殖业,因为它的没有效益的、它摧毁海产资源并促成对低质鱼的需求。
禁止在 鱼产卵时期在鱼产卵 场捕鱼。
为濒临绝种的各类鱼种进行保育和繁殖。
颁布更多严峻的法律,重罚犯法者。
除非采取紧急及即时的措施,马来西亚的渔业势将崩溃,因为近几十年来我国海产资源被掠夺加上管理失当,已导致渔产储量处于耗竭中。
与此同时,消费人应该借此机会,省思海洋对人类生活所起的重大作用。海洋其实是我们地球的肺,它为我们的呼吸供应氧气,它也是我们粮食药石的主要来源,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