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骗案和身份盗窃骗走百万元
那些用户没要求而自动发来的手机短讯,已使用户蒙受了百万元的损失。手机服务供应商和内容供应商,应该立刻采取行动,停止把此类短讯传给用户。 2 月 22 日,我国一家日报突出地报道了这种骗案。
警方声称,他们无法追查短讯来源,因为是来自嗜毒者注册的手机。这是否说预付卡手机的注册出了问题?
槟消协接到几项公众对短讯的投诉。有多位投诉者说,他们联络了手机服务供应商,通知停止发送用户没要求的短讯。尽管供应商已保证会停止发短讯,但是用户过后仍然继续收到;这家供应商是明讯。明讯为什么没采取行动?
最近发生了一宗案件:一位退休妇女接获一则短讯,说她赢了某项比赛的首奖。为了要把奖金存入她的户头,要她提供其马来亚银行的户头号码。结果她照做了。可是她没参加过任何比赛,因此她开始感到怀疑,便把钱提出来,让户头里只留下 50 令吉。那知道提出钱后,退休金局恰好在这时把她的 4 万令吉恩俸金存入其户头。当她再检查其户头时,那个发短讯的骗子,已经把其中 1 万令吉转到印尼的一个银行户头,同时也把另 5 千令吉转到吉隆坡某个人在马来亚银行的户头。
在另一宗案件里,一位夜市场小贩因手机短讯损失了 6 千令吉。有关短讯要求他提供马来亚银行的户头号码,以便将所谓奖金存入他的户头。尽管他不曾透露户头号码,但仍然发现户头里的 6 千令吉被转帐了。更令人奇怪的是:他既没电子银行户头,也不懂网际网络。
我国有许多不满的 “ 分时共享 ” 的业主。“分时共享”转售代理就乘机发短讯给这些业主,声称有外国顾客,愿意以近原价双倍的价格买他们的产业。但在开始着手办理时,要这些业主付 888 至 4,000 令吉的手续费;数目视 “ 分时共享 ” 的条件而定。结果有许多业主受骗;付了的钱分文也追不回。
这些“转售代理”怎能得到业主的手机号码?这是身份盗窃!身份盗窃可以多种形式出现,使许多行业蒙受损害;这是必须彻底调查的。那些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者,应加以严办。当局也应当不断地提醒公众人士,揭露身份盗窃者所用的种种手法。
槟消协呼吁,手机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警方及马来西亚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应采取认真和紧急的步骤,制止短讯诈骗与身份盗窃对人民所造成的伤害。
|